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些重要论断释放了明年宏观政策力度会加大的清晰信号,在提振广大经营主体发展信心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超常规”是相对常规而言的概念,想要准确理解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含义,必然先要厘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内涵。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思路,逆周期调节是通过逆向举措对冲和消除经济周期负面因素影响进而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调控模式。近年来,受国际发展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转变的影响,我们国家的经济面临一定的下降带来的压力。为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决策部门探索并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常规逆周期调节体系,其主要内容有始终立足于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原则、连续14年坚持稳健基调的货币政策、连续16年坚持积极基调的财政政策等。
从实施效果看,这一常规化的逆周期调节体系,是我国成功应对逆全球化思潮、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一系列负面冲击的主要的因素之一,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发挥了显著作用。在经济发展的“量”上,2013—2023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实现了年均6.1%的中快速地增长,经济提高速度连续多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左右,比2012年提高约7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发展的“质”上,科学技术创新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33278亿元,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2.2倍;投入强度为2.64%,提高0.73个百分点,超过欧盟国家中等水准,全世界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11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显然,在逆周期调节已发挥如此巨大作用的基础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不会也不能完全脱离现有的逆周期调节模式。实际上,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思路的提出,释放了政策力度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将全面加强的信号,工具的使用和品种的选择上比原来更多,这也是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从现实发展看,当前我国各类经营主体的预期仍然偏弱,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由于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部分公司制作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等挑战,这也抑制了部分经营主体和居民家庭的投资与消费活力。在此背景下,进行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会出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也会随之提高,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会通过降准降息为社会注入充裕的流动性,这既能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从而改善整体社会预期,又可以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有效缓解经营主体面对的各种压力,使其能够轻装上阵并最终形成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合力。
另一方面,从外部发展环境看,虽然近几年我国出口贸易屡创新高,2024年的贸易顺差更是将首次逼近1万亿美元,但从当前各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倾向看,“逆全球化”进程没有放缓迹象、贸易保护主义在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开始流行,一些国家对我们国家科技封锁和产业脱钩行为愈演愈烈,未来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外向型经济的潜在风险以及与其他几个国家的竞争压力显然都会增加。针对这一趋势,及早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既有助于夯实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又能够为我国产业和企业的“走出去”注入更强动力,为国际大循环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可见,相较于过去的逆周期调节模式,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会更大。然而,想要让“超常规”调节带来“超常规”的效果,仅仅靠提高政策力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政策的精准性、协同性和持久性上下更大功夫。
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提高政策“弹药”的供给量固然是件好事,但如何将充足的“弹药”精准输送至有需要的“前线部队”却并非易事。从过去逆周期调节的难点看,提高政策的精准性要找准制约经济复苏的普遍难点和长期痛点,打通制约政策传递效率和效果的各类堵点,根据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行业、不相同的领域、不同经营主体面临的不同难题,分门别类地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政策,让宝贵的政策资源能用在“刀刃”上,确保政策资源的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增强政策的协同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是从过去逆周期调节实践中得到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确保逆周期调节效果的重要的条件。能预见,随着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思路的深入,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区域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都将提高调控力度,这不仅意味着这些政策在本领域会产生慢慢的变大的刺激效应,相互之间的交互影响也不可避免地会慢慢的强。在这种情形下,更应从政策作用对象的瞄准、政策出台时序的配合、政策实施节奏的衔接等方面协同发力,最大限度确保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确保政策的持续性。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固然代表着更强的决心和更大的力度,但这也绝不说明我们在很短时期内就可以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地实现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标。实际上,过去及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已充分表明超常规调节面对的是一个超常规的逆周期。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还是有效应对国际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并实现高水平安全,都是需要久久为功的长期过程,这也必然要求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系列举措能够坚持长期导向,通过持续攻坚克难迎来最终的胜利目标。